海水淡化是重要优质增量水源,对缓解沿海地区和海岛水资源短缺,保障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已有150多个国家使用海水淡化技术为约3亿人提供清洁水。根据国际脱盐协会统计数据,2022年,全球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达到10795万立方米/天。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海水淡化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92.9亿美元,未来全球海水淡化行业市场将进一步扩大。(数据来源于网络)
我国海岸线总长为32647公里,沿海和中西部地区也拥有极为丰富的地下苦咸水资源,实现海水和苦咸水淡化无疑是解决我国淡水紧缺的一条重要战略途径。截至2019年底,全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115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海水淡化工程37个,工程规模1403848吨/日。千吨级及以上、万吨级以下海水淡化工程42个,工程规模162522吨/日。千吨级以下海水淡化工程36个,工程规模7390吨/日。(数据来源于网络)
目前,全球大规模商业化海水淡化技术分为两类:膜法海水淡化(主要是反渗透RO)和热法海水淡化(多效蒸馏MED和多级闪蒸MSF)。其中反渗透技术在全球海水淡化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占全球海水淡化技术应用的70%左右,主要是与热工艺相比,反渗透膜法更为节能,其能耗和运营成本更低。反渗透膜法的能耗仅为电渗析法的1/2,蒸馏法的1/40。
反渗透膜作为海水淡化系统的核心部件,具有高脱盐率,较好的耐压性、抗氧化和耐污染等性能。其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压力下,借助于只允许水分子透过的反渗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离,从而达到纯净水的目的。其技术特点如下:
1、反渗透膜海水淡化技术技术可以分离海水中溶解的矿物盐、有机物、细菌和病毒以及固体。
2、与自动化、高精度制造工艺相结合,可以节约海水淡化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使系统的产水率得到提高。
3、出水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可大大改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状况。
作为新增水源,海水淡化具有更好的投资经济性。积极开展海水淡化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是增加资源、解决水资源短缺根源的有效途径,可有效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