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烟霾持续困扰东南亚多国 致空气指数爆表

2019-09-27 15:18

2120

近日,印度尼西亚占碑省天空仿佛被“血染”一般,当地民众纷纷用手机拍摄记录。画面中,浓烟弥漫、红光蔽日,如同影视剧中魔幻现实主义的呈现手法,但视频经当地媒体证实,确实是连日来出现在印尼的真实场景,实则为大气污染。一时间,异常的霾害让印尼备受关注。人们不禁感叹,在2015年“烧芭事件”敲响警钟的4年后,印尼的霾害为何再次上演?

烧芭垦荒“烧”红了天

目前,印尼警方发言人宣布,印尼大火“99%的火情由人为因素引发”。据印尼媒体报道,猩红色天空的出现是村民们“烧芭”(焚烧芭蕉树)活动酿成的恶果,大多是由农民使用刀耕火种的方法为生产纸张和棕榈油而烧芭垦荒所引起的。

“刚开始的时候,天空逐渐由暖黄色转向橘色,我们没有留心。一顿午饭的功夫,再出来,天空已经变成可怕的猩红色了。变化太快,我们都没想到,孩子们吓坏了,以为末日来了,老人们开始不停地祈祷。” 占碑省穆阿拉占碑(Muaro Jambi)的居民蒂拉尔回忆道。在刚刚过去的周末,穆阿拉占碑空气污染指数一度爆表,令居民十分担忧。

尽管印尼政府已派出52架飞机在空中洒水作业,逾9000人投入到灭火工作当中,火势仍然得不到有效控制。

在一些污染严重的地区,“血色天空”仍未“褪色”。印尼气象专家解释称,这种诡异的气象名为“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与晚霞的原理类似。因为空气中充斥着雾气和微小灰尘,其尺度远小于太阳光的波长,导致光线散射。而波长较短的蓝光更容易被散射掉,只剩下红橙色的光,所以天空便会呈现出橘色或红色。

据了解,每逢旱季,印尼不少企业及农民会以烧芭方式来垦荒,结果常常失控,进而引发林火甚至导致严重的霾害。当前,虽然印尼总统佐科已经下令全力对抗林火,严惩引发林火的个人和公司,但目前看来,唯有等到10月雨季到来,烟霾天气才有望进一步消退。

烧芭为何屡禁不止?

印尼国家灾难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大火已造成近33万公顷的土地被烧毁,数百名居民被疏散。印尼警方发言人迪迪·普拉塞迪奥日前表示,在国内6个省共有185人被捕,4家公司正在接受调查。

印尼政府屡出禁令严禁烧芭。长期以来,印尼政府致力于制止这种不法行为,违法者最高可被罚款70万美元。对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海岸线附近的泥炭地进行燃烧的涉事企业,相关负责人更被判处最高10年的监禁。

但利欲熏心,总有人铤而走险。20年来,在苏门答腊海岸和婆罗洲岛的丰富泥炭地上,大型造纸企业和棕榈油种植园数量并未减少,进行烧芭的企业和农民数量不在少数。每年,现有农田都会经历烧荒,以备下一季的作物生长。

然而,过分的贪婪往往导致事与愿违。印尼棕榈油协会主席苏普里约诺表示,由于超长干旱和烟霾阻碍了棕榈果实的成长,阻断了种植园和工厂的正常运营,可能使2019年的棕榈油产量增长放缓至2018年的一半。

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和第二大橡胶供应国,印尼很可能因为持续林火冲击棕榈油和橡胶的供应。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连日来印尼遭林火、烟霾和干旱三面夹击,环境面临严重污染,农业也受到重挫,从油棕到橡胶树以及稻田全都遭殃。

“跨国界”烟霾愈演愈烈

2015年,印尼超过260万公顷土地被烧毁。由此产生的烟霾侵袭了印尼、文莱、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多国,最终酿成一场严重的生态灾难。

4年前让邻国苦不堪言的记忆还未褪去,如今霾害卷土重来,令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民众再次陷入不安。

“近邻”马来西亚处境堪忧。目前,马来西亚已有600多所学校因空气污染而关闭,数十万学生受到影响。马来西亚国家灾害管理机构(Malaysia's National Disaster Management Agency)在空气污染指数飙升的砂捞越州(Sarawak state)向民众发放了50万个口罩,以应对烟霾侵袭。

据新加坡气象局数据,受印尼烟霾影响,新加坡空气质量9月14日开始处于不健康水平,24小时污染物标准指数(PSI)超过100。根据PSI标准,PSI值在101-200之间为“不健康”的空气质量,建议公众减少户外活动。

据悉,此次烟霾灾害已导致成千上万的人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同时也扰乱了部分地区的航空交通。据印尼《时代网》报道,仅9月16日一天,就有11个机场受到烟霾影响,有10趟航班被取消,另有50趟航班延误,还有数趟航班转移他处降落。

霾害跨境转移,影响难以预估。新加坡环境及水源部部长马善高表示,若印尼提出要求,新加坡已做好协助扑灭林火的准备,并可提供技术支援。新加坡也正同东盟成员国密切合作,留意火点情况,采取措施减少林火发生。设在新加坡的东盟气象中心也会与各成员国分享气象和火点预测。

马来西亚当局也有所行动。马来西亚气象局、国家灾害管理局与空军联手在雪兰莪、森美兰及马六甲3州实行布云造雨,以减轻烟霾造成的空气污染。

马来西亚能源、工艺、科学、气候变化和环境部长杨美盈表示,将致函东盟秘书处,希望能制定跨境烟霾法令对付造成烟霾的跨国公司。马来西亚目前没有跨境烟霾法令,这也让政府面对跨国公司时束手无策。她认为,东盟需要统一相关法令,这对常受烟霾困扰的国家十分重要。

2018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卡托维兹大会上,印尼官员曾预计,即使2019年会受到厄尔尼诺的影响,但印尼有信心让东南亚地区不再出现烟霾。现在看来,预判终难实现。眼下,东南亚各国需进一步携手合作,尽快解决跨境烟霾防控及治理的难题。接下来,各国将采取的紧急应对措施、颁布的法令法规,都将深刻影响这场烟霾之战几时收官。


中韩要联手对抗雾霾?两国科研人员将携手研究PM2.5
中韩两国在共同治理大气污染上又迈出新的一步。据韩联社9日报道,韩中两国科研人员将携手开展细颗粒物(PM2.5)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有关研究,为期2年10个月。韩国教育部和韩国研究财团当天表示,“韩中合作细颗粒物健康效应生物标记物及其运动特性追踪研究”等6个研究项目,被选为韩国今年“全球研究网络援助项目”的新课题。

0评论2019-04-152070

第七次中欧环境政策部长对话会在京举行
4月1日,第七次中欧环境政策部长对话会在京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与欧盟委员会环境、海洋事务与渔业委员卡尔梅努·韦拉共同出席对话会。中国环境报记者杜宣逸4月1日北京报道 第七次中欧环境政策部长对话会今日在京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与欧盟委员会环境、海洋事务与渔业委员卡尔梅努·韦拉共同出席对话会。李干

0评论2019-04-092028

韩国大型超市全面禁塑
韩国环境部日前确认,韩国大型超市自2019年起将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以进一步减少“白色污染”。韩国环境部在官方网站发布声明说,根据“关于节约资源及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法律修正案”,自1月1日起,韩国2000多家大卖场以及1.1万家店铺面积超过165平方米的超市,将全面禁用一次性塑料袋。除鱼类和肉类等必须用塑料袋之

0评论2019-01-282345

英将用“火星钻”采集南极岩石样本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日前表示,学校一个团队将利用一套原本设计用于钻探火星岩石的设备去南极采集冰盖下的岩石样本,以获取更多信息来了解地球的气候变迁。据介绍,学校科研团队将携带这套“火星钻”设备前往英国设在南极的科考站。这套设备原本设计为供无人火星车任务使用,与普通钻探设备相比更加小巧,穿透岩石的能力也更强

0评论2019-01-282258

德国关停最后一家硬煤矿
德国最后一家硬煤矿近日关停,标志着德国长约200年的硬煤开采成为历史。关停仪式在德国西部鲁尔工业区曾经的煤炭重镇博特罗普举行。煤矿工人在现场象征性地挖出最后一块硬煤,交到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手中。施泰因迈尔对矿工表示感谢,称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如果没有他们和煤炭行业,“我们整个国家及其发展”将无法想象。

0评论2019-01-142045

中英合作探索塑料污染防治之路
从技术上能否实现对塑料的精确分拣?全球对微塑料污染的关注会不会推动新塑料经济快速发展?在日前举办的中英(山东)塑料污染防治研讨会上,参会代表纷纷向中、英两国专家提问,专家们分别予以详细、科学地解答,会议现场气氛活跃。据了解,本次研讨会是英国驻华大使馆在山东省开展为期3个月 “英国季”系列活动的一部分,

0评论2019-01-142212

国际能源署:未来五年全球煤炭需求将保持稳定
2018年12月18日,国际能源署发布能源市场系列报告《煤炭2018——分析预测至2023年》。在此,ERR能研微讯研究团队对报告的执行摘要进行了翻译,分享给大家。可以讲得很多,但是变化并非很多2017年,全球煤炭需求恢复增长。由于全球经济增长走强增加了工业产出和用电量,在经历了两年的下降后,去年全球煤炭需求同比增长了1%

0评论2019-01-032166

各国向塑料污染“宣战”
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塑战速决”,呼吁全球关注塑料污染。为应对塑料污染危害,世界多个国家纷纷向塑料“宣战”。18年12月5日,包括新西兰本土最大连锁超市倒计时超市、新西兰邮政等在内的12家新西兰大型企业联合发表“减塑声明”,宣布到2025年前取消所有塑料包装。新西兰环境部副部长欧仁妮·萨奇对企业的社会责任

0评论2019-01-032185

新模型让全球汞排放“有据可查”
作为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地球上的汞是如何循环分布的?日前,天津大学地科院孙若愚副教授与哈佛大学、法国科学院图卢兹地球环境研究所、南京大学等团队合作,历时5年,建成了全球第一个动态、全耦合、可拓展的全球汞同位素箱体模型,该模型首次加入了稳定汞同位素多维分馏模块,有助于更加精确地观测记录全球汞排放和

0评论2018-12-291944

新模型让全球汞排放“有据可查”
作为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地球上的汞是如何循环分布的?日前,天津大学地科院孙若愚副教授与哈佛大学、法国科学院图卢兹地球环境研究所、南京大学等团队合作,历时5年,建成了全球第一个动态、全耦合、可拓展的全球汞同位素箱体模型,该模型首次加入了稳定汞同位素多维分馏模块,有助于更加精确地观测记录全球汞排放和

0评论2018-12-25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