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环保网APP
扫码下载
中国环境快评:“手中有数”方能“心中有数”
核心提示:近日,安徽滁河水体污染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因处置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和不良社会影响。应急监测是突发环境事件处置体系的重要内容,准确全面的监测数据,是妥善处置事故的基石,是应急处置成败的关键。

      近日,安徽滁河水体污染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因处置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和不良社会影响。应急监测是突发环境事件处置体系的重要内容,准确全面的监测数据,是妥善处置事故的基石,是应急处置成败的关键。笔者建议,在“实、快、联、强”上下功夫,确保应急监测数据测得准、时效快说得清,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向社会和公众提供准确的环境信息。

      一是先头部队工作须在“实”字上下功夫。保障环境安全是头等大事,应急监测提供的数据对于评估污染程度、预测发展趋势、确定受影响区域和人群,以及选择合适的应对措施至关重要。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往往是发生地的生态环境部门。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应发挥应急处置先头部队作用,第一时间做好现场勘查工作,根据水的流向、风向合理确定监测点位,根据事故发生单位的原辅材料、产品以及生态破坏、生物指示情况,有针对性确定监测项目,及时开展应急监测,掌握翔实、准确的数据,以便决策者和响应团队对形势有清晰的认识,从而作出科学的决策和有效的应对措施。应急管理工作,功在平时,赢在战时,属地环境执法监管、环境监测部门要密切配合,定期开展流域、区域环境风险调查,建立风险源数据库并动态更新。

      二是应急监测工作须在“快”字上下功夫。处置环境污染事故讲究时效性,稍有迟缓,就有可能错过最佳的污染防控时机。没有准确及时的数据,不但无法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也无法向公众提供准确的环境信息。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开展应急监测工作,利用快速监测仪器,了解重点项目指标情况,同时做好实验室分析工作,实事求是向应急指挥部提交监测报告,确保监测结果能够准确反映环境状况,为应急处置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三是应急监测梯队须在“联”字上下功夫。成立由属地生态环境部门、上级生态环境部门、兄弟区域生态环境部门所属监测机构和第三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组成的应急监测梯队,常态化联动,形成高效的监测系统、先进的技术手段、训练有素的监测人员以及良好的协调和沟通机制。因污染物质成分较为复杂,超出属地生态环境部门监测机构监测能力时,必须第一时间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向上级监测部门申请支援,亦可请第三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参与,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应急监测工作格局。

      四是监测能力建设须在“强”字下功夫。属地生态环境部门根据区域产业特征、环境风险源特点、特征污染物等情况加强监测机构能力建设,配置与之匹配的便携式现场监测仪、实验室分析等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并有效维护保养,确保随时拿得出手,测得准确。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能够快速投入使用。笔者建议,市级生态环境部门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支持基层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有针对性地配置仪器设备,加强基层人员的培训和应急演练。

      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应急监测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马虎不得。“手中有数”方能“心中有数”,从而作出科学合理决策,保护环境和公众安全。



文章转载自  中国环境APP 作者:丘焱伦,如有侵权,可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