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作为食品出口大国,巴西在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巴西有关食品安全的法案有很多,也很具体。比如,食品的包装和标签必须明晰,食品的原材料和添加剂都要有具体说明,食品营养成分需要有标签,产品还附有条形码,可以追溯原料产于何处、何时。
奶制品是巴西食品监管的一个重要领域。监管当局不仅给企业发放小册子,还经常到生产厂家、市场等各个环节抽取样品,然后进行产品检测,不合格的企业将被吊销生产许可证。
事前防控的食品安全理念在企业深深扎根。我们参观的奶制品公司,除了国家规定外,还有企业的补充规定,他们的理念就是保证消费者安全,要防患于未然,而不是事后补救。记者参观了同奶制品企业Piracanjuba合作的奶牛养殖场,新挤的奶被存在储藏柜中,保持着3.5度左右的温度,如果高于5度,基本就不合格了。这些奶在被运走前,首先要采集样本进行检测,确定牛奶是否受到污染,营养成分是否达标,检测结果会保存三个月以便于追溯。收集到合格牛奶后,就会将这些奶运送到加工厂。
这里每一辆运奶车首先要经过清洗和消毒处理,然后会再次进行采样检测。这样的检测每两小时会进行一次,直到验证合格的牛奶被运走。为了保证检测质量,工厂不惜重金从丹麦购买了价值25万美元的foss进口设备。多次检测为的是保证没有问题奶流出,企业认为这样做很值。除了企业自己的检测,巴西农业局和卫生局还会进行不定期抽检,有时会到超市进行检查。每个州也有自己的品质管理局,即便是添加物也能被查到。
Piracanjuba自建的污水处理厂也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工厂管理人员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这是全球最大的奶液污水处理系统。这个厂建于2012年,已投资400万美元。他说,经过处理的污水进入池塘,暴晒后,可以用于养鸭,也可以进入河流湖泊。处理厂十分注意细节,污水处理所用的燃料都是有机的。系统里排放的废气可以进行利用。他还告诉记者,虽然污水处理厂投资不少,但通过循环利用,每年仍可以回收部分投资。
我们还参观了Cachaca Velho Barreiro,公司安置了水质管理程序,并使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甘蔗渣制造能源,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另外,在大型榨汁酿酒机器附近,也同样设有污水处理装置。在这里,甘蔗酒瓶被大量回收,运用现代化机器流水线进行清洁后重新加以利用,在其中一个环节中,机器会对瓶子进行连续拍照五次,从各个角度确定瓶子没有外观问题。
而在甘蔗酒厂的种植基地,种植甘蔗时大量使用的是鸡粪这样的有机肥料,在五年的采收期内,为了补充土壤肥力,提高产量,还会追施有机肥。生产过程的有机化保证了甘蔗的品质。
巴西还有生物安全程序,比如对参观活禽类农场或生产线都有严格的规定:“在访问巴西前15天内没有接触过活禽类,在巴西境内仍需要3天未接触禽类或者禽类机构才可以参观禽类农场或生产线;而对于在访问巴西前15天接触过活禽类者,在巴西境内则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不接触禽类或者禽类机构才可以参观禽类农场或生产线”。据OIE(世界动物健康组织)官方网站披露的受到禽流感侵害地区地图显示,巴西是唯一没有禽流感记录的主要产地之一。